标签:科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概述:观察和探究在科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实物,但有时候却受到了各种限制,因此可以用平板电脑下载《美丽科学·小学科学互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观察蜗牛爬行的过程时,蜗牛的爬行速度十分缓慢,另外蜗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孩子们声音太大,或有人不小心触碰,它就会缩回壳中,根本不能爬行,孩子们的观察效果自然就不能达到。利用了平板电脑,教师可以播放蜗牛爬行的全过程,“美丽科学”利用延时摄影技术拍摄,加快4倍播放,而且还可以从上、下、左、右不同方位全面的展示蜗牛在爬行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轻松的解决了课堂中观察实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和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相应反应。
2、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
3、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教学准备:
ipad、APP:《美丽科学·小学科学互动教学资源》。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科科和美美提问:你见过蜗牛吗?在哪里能找到它们?你观察过蜗牛吗?他们的身体是怎样的?

(用动画人物科科和美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过谈话,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二、新授部分:
1、观察蜗牛的身体。
·初步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
·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的观察重点。提出要求:观察要按照一定顺序。
·播放教育资源《观察蜗牛》,孩子们可以通过点击平板电脑的图片,以正视、左视、后视、右视、俯视、仰视全角
·教师小结:播放课件,指出蜗牛的壳、触角、眼、腹足、口。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认识蜗牛的身体构造。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蜗牛尝尝被触碰后回缩到壳内,学生无法完整的从多视角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通过平板电脑播放图片,可以多角度的细致的观察到蜗牛的各个部分,并能准确的指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蜗牛的反应。
·提出问题: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怎么样?
·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测。
·播放资源《蜗牛的反应》。

此图片来自《美丽科学·小学科学互动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观察动物的应激性。由于窝就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回缩到壳内,但伸出来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
3、观察蜗牛的运动。
·提出问题:蜗牛是靠什么运动的?
·可以尝试让学生模仿蜗牛的运动方式。
·播放资源《蜗牛的运动》。
(美丽科学的教育资源,将会按照正常的速度进行播放,然后加快4倍进行播放,还会以仰视的方式加快四倍进行播放,以便学生观察蜗牛如果用腹足爬行。)
三、总结与拓展:饲养蜗牛。
·播放教育资源《蜗牛的家》,在视频中科科和美美采用一问一答式引导学生如何给蜗牛建一个“家”。
·引导学生讨论:在饲养蜗牛时,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课后学生要饲养蜗牛,并做好记录。

(学生在给蜗牛建一个“家”的过程中,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同时会发现蜗牛更多的生活习性,为下节课《蜗牛(二)》做好准备。在视频中,孩子们会通过答题的形式,了解到正确的饲养蜗牛的方法,激发了孩子饲养蜗牛的兴趣。)
“教案《蜗牛(一)》”上的6条回复
观察构造,思考特征,养成科学探究品质,精彩的设计,巧妙的引导,好!
和实物联系起来教学,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课堂上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思路清晰,浅显易懂
从陈老师的教案可见,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教学方法手段直观,符合小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规律;教学步骤完整、目标明确。一节不错的课!
环节齐全,图片,视频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蜗牛。点赞
看了陈老师的教案,可以看到几点比较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寓教于乐!相信再加上老师的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会是一节很棒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