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波密县松宗镇中心小学 杨彩霞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例1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三角形60页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高”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西藏乡村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相关的平面几何知识,在iPad技能层面上,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在情感态度层面,喜欢接受新事物,对利用iPad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与特性。
2.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洋葱数学APP iPad 铅笔 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新知
1、师:大事不好!三角星球上突发恶劣案件,黑星公爵偷偷拐走了三角星球上一个班的同学,宇宙上的李狗蛋义不容辞担起了寻找小三角形们的任务,在寻找小三角形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同学们打开iPad,先来看一段精彩的小视屏吧!(教师引导学生播放洋葱数学中的精彩视屏)


- 师:同学们在看视屏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点,所以请你直接在iPad上操作,在屏幕下方点击自己选好的答案。
- 师:请大家在选择好答案后继续看视屏,告诉老师三角形的定义。(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

- 哇!你们真棒呀!那你们能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不是三角形吗?快速在屏幕下方选出你的答案。

(设计意图:及时利用平板检验孩子们对三角形特点的掌握情况)

5、师:同学们继续看视屏,看看我们该怎样称呼这些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三角形的定义较难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教材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做中感悟,比较概括。因此,尊重教材设计的意图,精心组织学生在用iPad里的视屏与 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悟三角形的特点。在抽象出多种方式创造出的三角形后,通过异中求同的方式,提取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
1、师:李狗蛋在你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小三角形们,正准备乐滋滋地把他们都带回家呢,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又会遇上什么艰难险阻呢?请同学们继续看视屏。
(继续播放iPad上的洋葱视屏,同学们经过看视频很快进入检验环节和总结环节。)


三、画三角形的高
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 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拿出三角尺,让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三角形的边重合,慢慢向顶点移动,移动到顶点时,画出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要画成虚线,标出垂足,写上高和底。(板书)学会了吗?
完成教材第60页“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展台演示画的过程。
学生独立画完后,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在交流中明白: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是三角形的一条边,或是三角形外。
四、巩固练习。
完成检测反馈: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交流时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另外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手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