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该课程是在智慧教室中进行的,基于一对一的课堂教学互动平台,由教师通过屏幕分享、推送、全体答题等形式推送至平板端,完成课堂活动;同时借助希沃白板的倒计时、拖拽、板中板等功能,让教学“活起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目标:
1.通读《草房子》整本书,了解剧情,初识人物;
2.围绕油麻地小学伙伴们如何走出各自的危机,深刻感受小说中人物个性的鲜明性与典型性;
3.体会曹文轩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悟成长,让自己成为生命传奇的书写者。
教学重难点及措施:
重点:理解《草房子》中所塑造的小伙伴们的人物形象。
难点:在梳理人物及故事剧情中理解什么是“成长”。
措施:
1.通过问题引导、自主探讨、梳理归纳,学生找出相关剧情及语句,进行重点赏析;
2.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小伙伴的成长历程,结合拓展材料深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整本书共读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性格比较外向,拥有自己的观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但对阅读的兴趣浮于表面,阅读知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课前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印象深刻的书中人物
1.反馈课前问卷星中学生们选出的星级人物。

2.学生平板填空选出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

二、走进文本——走进小伙伴的世界
1.梳理秃鹤的故事脉络

2.个性化推送相关材料,梳理细马、杜小康、桑桑的故事剧情;

3.小组围绕同一人物展开故事梳理,分享个人思维导图。选择小组最好的,平板拍照,稍后小组抢答,上传作品,班内展示。


三、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1.个性化推送:以提供的不同问题为线索,寻找人物的细节片段或语句进行赏析,提前拍照。

2.小组分工合作,寻找问题,品析文本。

3.小组展示

4.板中板梳理文本内容

四、归纳总结——什么是成长
1.学生用思维导图APP梳理归纳人物故事发展及变化;

2.揭示人物变化的原因
3.引出“成长”主题
五、情感升华——回归主题、引发思考
1.分享预习单的任务三,对曹文轩话的理解;
2.引发思考:我们自己人生的书写者到底是谁?
3.个性推送:《XX,我要与你同行》范文,布置网络作业。


课后环节
学生CCtalk作业贴中以《XX,我要与你同行》为题书写感悟,相互阅读、评论,点赞。


“整本书共读草房子教学设计”上的一条回复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