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 平板教案 五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尝试并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画出电路连接方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并运用理性思维比较、概括,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运用简单电路原理的小用电器,并对简单电路中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其工作原理并不知晓。因此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地认识电路的工作原理,经历从模糊了解到简单明白的过程。
知识目标:
1、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能够连接基本电路。
2、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过程目标:
1.动手操作,能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运用常见的电路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画电路图
2.出示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手机app NB物理实验室 (有平板的同学带平板)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电池,师问: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学生:它是一种电源。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
学生:钟表里、手电筒里、话筒里等
二、新授: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电池盒——也叫电池组,上面有“+”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 、连接电路
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
1).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灯泡和电源连起来就可以。
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请一位同学试一下,然后老师用实物进行演示,随后让同学们在app试着连接。

如图演示:
2).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口诀:正进负出
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箭头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3、开关的认识:
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老师用实物做演示实验,同学们用 app 试着连接。

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分析: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
结论: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电流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4、指导画电路图:
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5、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红绿灯的研究:(同学们自己在app里实验)
材料: 红、绿灯,导线,电池组、两个开关或者双掷开关。
同学们的想法很多,我把我的想法展示给他们看。
设计电路并画出来:(老师的想法)

1).用材料试着组装。用NB物理实验app演示:

灯泡一 (红灯) 亮

灯泡二 (绿灯)亮
2).同学们试试用双掷开关设计红绿灯的演示:(有难度,同学们合作探究)



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三、拓展: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放入发光器,同学们在自己的平板上试一试。
汇报试验的结果(只要是一条闭合电路,发光器都会亮)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试着增加电池的数量)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