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远景中心小学
设计的理论依据: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学生的认知、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让目标的达成时有折扣,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技术手段已成为必须。
本节课设计目标: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里的野菜野花比较熟悉可是受认知能力影响他们对这些野菜野花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活动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去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利用春季野菜飘香的好时机,去找野菜,挖野菜,品味野菜,了解野菜的价值及用途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并自觉去讴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野菜,了解野菜的实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平板查询并结合自己的认知进一步认识大自然中的野菜;通过平板进行拍照、筛选,对照片进行编辑学生明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野外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利用对比去认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自然的探索兴趣。 2、通过平板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的愉悦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了解蒲公英价值及用途会凉拌蒲公英。
难点:认识身边的这些野菜,利用平板拍摄、制作、分析比较、收集野菜资料。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播放网上图片、野菜实物、野菜的价值。
教学用具: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小锄头、小铲刀、袋子、菜篮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可以食用的植物,我们见得比较多也吃过不少。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请大家打开平板输入“野菜图片”搜一下,看看你认识那些野菜?
2、交流:
过渡:初春季节,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正是踏春挖野菜的好时候。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山上寻找野菜的踪迹,去发现野菜的价值,去认识我们身边的无价之宝—野菜。


- 认识野菜。
老师带领同学们融入大自然,认识自然中有哪些野菜。
例如:1、蒲公英:又名叫婆婆丁,常见野菜之一。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2、蒲公英植物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清热除火,尿消肿。
3、蒲公英的几种食用方法:
(1)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
(2)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3)凉拌蒲公英

(4)蒲公英煎鸡蛋饼

实践活动:
1、让学生自己去认识更多野菜。(作业:找野菜、拍野菜、挖野菜、做野菜)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组认识野菜、找野菜。二组拍野菜,运用平板中wps软件或者app美篇,在编辑野菜的名称及用途。三组挖野菜、择野菜。四组准备做食野菜并分享品尝美食。
2、利用平板上网查关于野菜的资料。(指导学生使用平板上浏览器搜集资料)
三、成果展示。
1、让学生认识更多的野菜,并展示介绍自己的拍摄作品。 教师演示:(微距模式) 拍摄技术指导 。






2、展示作品时介绍野菜的价值及用途
3、小组交流:
(1)你认识哪几种野菜。
(2)你吃过哪几种野菜。
(3)野菜有哪些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4)关于野菜,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教师小结:在平板上制作的一幅幅精美的野菜图片,学生们从介绍它们的名称,食用价值和用途都做了详细备注,可以看出学生们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每一幅图片都是学生精心拍照、挑选的,学生们还写出了自己的实践活动的感想,真的很可爱啊!
四、总结与提升:
家乡的野菜,自然、生态,品种繁多,山坡、田野、房前屋后,遍地都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棵棵充满着无限生机,片片渗透着乡土深情,这是苍天赠予我们的美食珍宝,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恩情啊。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去发现、去探索家乡的野菜让野菜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备注:本教案属于自创开发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