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 目标 | 根据新课标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科学知识: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信息素养:学生会正确使用ipad平板,并能够通过“形色APP”认识身边的植物。通过ipad平板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学生能够通过ipad平板的使用,学生明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在日常的学习中。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
概述 | 形色APP是一款识别植物花卉、分享附近花卉的APP应用。乡村学校贴近自然,为孩子们探寻自然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形色结合小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身体》一课将学生带进自然,认识身边的花草,其次了解花草的详细信息,并且利用ipda让科学课变的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同时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正确利用ipad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教学法 |
准备 | iPadAPP: 形色APP、思维导图APP、必应搜索。学习单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 |
具体步骤 | 注意事项 |
一、激趣导入 1、把学生带到田野里。 提问:你认识的这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 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等方面描述植物) (学生自主观察,交流,汇报 。追问:它们有哪些特征?) 3、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 4、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设计意图:由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由疑惑让孩子们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二、质疑解惑。 (整体认识植物) (一)、出示学习单:(附表后) (二)学习要求: 1、先自主完成 2、可以借助平板查询 3、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教师因势再一次介绍形色APP、必应的用法】 、学生实地观察,并做记录,教师随时指导。 【充分让孩子们借助平板来完成学习单】 (三)、汇报、交流。 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一般,高的植物都是乔木,矮的植物可能是灌木,也可能是草本植物。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认识了一些植物 生:知道了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的 生:知道了植物有的对人有用,有点有害 生:会用“形色APP”。 生:会使用必应搜索 教师点评小结:我们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特征,知道了他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有好多渠道可以获取知识。有了这些平板,我们可以自主的获得我们想要获取的知识。但是一定不能用平板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课外拓展:利用平板认识你想认识的植物,并用思维导图APP试着记录下来,然后在班级分享。 【设计意图:针对留守寄宿孩子,丰富下午课后生活,满足他们对使用平板的渴求,同时学会使用一些APP,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 | 路途安全。 培养孩子 自主学习 的能力, 我让他们 自己先摸索。 平板只是辅助。另外三 年级孩子 学习植物这课, 要抽象出植物的特征, 不是件容易的事。 能口头、图画表达即可。 不要限定拘谨 孩子的探究内容和目标,让 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教师沿着孩子探究的意愿进行适当帮助。 |
课堂效果评估 | 这个教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孩子们发现的太多,都想展示,我给的展示机会太少了。 在山间上课,课堂的秩序、效果,还是有待提高的。没有条件上山的学校,其实带着孩子在学校内上也是可以的。 平板的使用对课堂效果的达成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影响,今后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把握平板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度运用的问题。 |

(行进在外出的路上)


